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兩岸關係
Cross-strait Relations 
開課學期
99-2 
授課對象
社會科學院  政治學系  
授課教師
張登及 
課號
PS4526 
課程識別碼
302 26910 
班次
 
學分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選修 
上課時間
星期三5,6(12:20~14:10) 
上課地點
 
備註
總人數上限:25人
外系人數限制:10人 
Ceiba 課程網頁
http://ceiba.ntu.edu.tw/992Cross_Straits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兩岸關係不僅涉及「兩」岸,此一「兩岸」還是亞洲、全球中的「兩岸」。其涉及的行動主體因而不限於「兩」岸的行動者(actors)—人、組織、政黨與政府,還牽涉到週邊社會、國家以及國際體系中的「列強」。因而兩岸的大小行動者,既是被「關係」拘束的,卻又是潛力強大,足以改寫歷史與「關係」的。

兩岸「關係」也不僅是一組「政治關係」—外界一般最關注的部分,如主權關係(爭議,而表現為一種特殊的、不確定的法律關係)、戰爭與和平(權力關係)等等;它也是一組「經濟關係」(顯而易見了),它還是一組「社會關係」(考慮一下陸資、陸客與許多朋友的陸籍配偶?),更是一組非常獨特的「歷史關係」(考慮一下日本對中國與台灣巨大的意義對比吧?,以及「中國」的本質究竟是什麼?) 因而兩岸關係必然包括歷史、政治、經濟、社會、文化、心理、性別、法律甚至文學等各方面的議題。
 

課程目標
「兩岸關係」應該是一門跨科際的領域,但本課程自然無法週遍地涉及上述所有議題。但對於大學部的同學而言,課程的目標卻不難達成:

(1) 認識兩岸關係的多面性、重要性、複雜性;
(2) 理解兩岸關係現況的歷史背景與發展;
(3) 理解兩岸關係「爭議」的來源及各種「方案」、「主張」;
(4) 初步認識「解釋」兩岸關係的相關學理概念,為未來進階的研究奠定基礎;
(5) 最重要的—培養平和、自信看待看待兩岸關係,不受本位禁錮或情緒煽惑的能力。
 
課程要求
一、課堂出席和參與討論:20%。
二、輪值報告:20%。本課程計畫分為五個討論小組,每組將有兩次機會做輪值報告。輪值組每位需備一至兩頁個人書面資料於當節繳送教師,並於一日前上傳至本課程網站「26910」供同學參考。輪值編組於第一、二次上課時由師生共同決定。
三、討論小組應發揮「討論與綜合」功能,並推派一至兩人對當週題材作綜合報告。教師亦可邀請其他組員發表,並依書面與臨場表現評定其輪值報告成績。
四、期中測驗(25%)、期末測驗(35%)。測驗採榮譽制,可攜帶書籍筆記進場,電腦不許攜帶,禁止交談、使用手機及傳閱資料。
五、本課程討論及繳交作業之封閉性平台站名為「26910」,網址是http://14326。登錄平台需先自http://com/登錄並取得帳號。此平台將由本課程助教及教師管理,歡迎就課程內容或有關的議題「有風度地」發表意見、提供新知、互相交流。
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每週三 15:20~17:20 
指定閱讀
 
參考書目
進階參考:

石之瑜(編)(2003)。家國之間:開展兩岸關係的能動機緣,台北:新台灣人文教基金會。
石之瑜(2009)。「兩岸關係的政治心理學:認同與形象的政治情感分析」,包宗和、吳玉
山主編(2009)。重新檢視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,台北:五南出版社,頁195-211。
包宗和、吳玉山主編(2009)。重新檢視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,台北:五南出版社。
吳玉山(1997)。抗衡或扈從:兩岸關係新詮。台北:正中書局。
吳德源(2009)。「一中各表」的國際構成作用,台北:政大國關中心。第五章,頁131-
160。
明居正(2009)。「國際體系層次理論與兩岸關係:檢視與回顧」,包宗和、吳玉山主編
(2009)。重新檢視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,台北:五南出版社,頁305-331。
童振源(2003)。全球化下的兩岸經濟關係,台北:生智文化。
張亞中(1998)。兩岸主權論,台北:生智文化。
張亞中(2008)。小國崛起:轉戾點上的關鍵抉擇,台北:聯經出版。
游盈隆(編)(2008),近二十年兩岸關係的發展與變遷,台北:海基會出版,
Bush, Richard C. (2005). Untying the Knot: Making Peace in the Taiwan Strait.
Washington D.C.,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.
Zhao Suisheng ed.(1999),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. New York: Routledge Press.
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
No.
項目
百分比
說明
1. 
期末測驗 
35% 
 
2. 
期中測驗 
25% 
 
3. 
輪值報告 
20% 
 
4. 
課堂出席與餐與討論 
20% 
 
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第1週
2010/02/25  課程簡介,請下載最新(04/13)大綱。
***請注意,由於本校CEIBA系統與UTF-8格式有衝突,使用IE同學應參考公佈欄公告去更改設定,才能下載檔案。CEIBA告知Firefox瀏覽即無此問題。 
第2週
2010/03/11  專題演講: 中國崛起與兩岸關係。請下載公布欄檔案。
 
第3週
2010/0318  歷史上的中國與兩岸關係 
第4週
2010/0325  國共鬥爭、二次大戰與兩岸關係 
第5週
2010/0401  冷戰與兩岸關係 
第6週
2010/04/08  台灣民主化、本土化與兩岸關係 
第7週
2010/04/15  後冷戰時期、中國崛起與台海飛彈危機 
第8週
2010/04/22  期中測驗 
第9週
2010/04/29  參觀行政院大陸委員會 
第10週
2010/05/06  主權衝突與兩岸政治主張的演變(1) 
第11週
2010/05/13  主權衝突與兩岸政治主張的演變(II) 
第12週
2010/05/20  兩岸經濟: 兼併或依存 
第13週
2010/05/27  (教師率本系學生出訪北京大學,由本系博士班學長代課,學生自由出席。) 
第14週
2010/06/03  兩岸社會: 疆界的溶解與重構 
第15週
2010/06/10  未來兩岸關係的想像 
第16週
2010/06/17  專題: 大陸與台灣近期報刊中的兩岸關係 
第17週
2010/06/24  期末測驗